扬州八怪

清代中期书画家
扬州八怪包括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高凤翰边寿民罗聘华喦李葂闵贞杨法陈撰共15人。这些人大多出身贫寒,有的终生未入仕途,有的虽当过小官,却又先后辞官或遭到废黜,接踵来到扬州卖画为生。“扬州八怪”群体在文化艺术上享有盛名,如[xiè]、金农、高翔、罗聘等人,不仅书画奇绝,诗文亦佳。“八怪”之名原为讽刺这一群体偏离正途,意在贬抑,然其“异端”之举反而冲破了传统[]臼,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形成了相近的风格。[2]因其艺术作品中融入了特立独行的个性气质和标新立异的革新精神,因此成为中国书画史上一个特点鲜明的艺术群体。[5]
我国现存“扬州八怪”作品数量近2000幅,其中至少一半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近三分之一在上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馆藏由将近200幅,其余大部分散落于民间。[6]为纪念扬州八怪,扬州八怪纪念馆设有珍品陈列厅陈列有“八怪”书画及扬州书画家代表作。还有金农寄居室复原陈列展现“八怪”书画创作生活的历史氛围。[7]
“八怪”虽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不被接受,但是他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艺术风格,对晚清及近现代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8]他们突破传统、变革创新、无拘无束的创作理念也为中国画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清末民初,“海上画派”的绘画就受到“扬州八怪”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不拘一格的绘画风格,推崇个性与创造力,对传统进行批判性继承。此外,“岭南画派”也受到影响,主张变革、融会贯通。[9]

名称由来

同治五年成书的《桐荫论画》列举金农李鱓郑燮罗聘之名时尚无“八怪”之称。“扬州八怪”最早见于著录的为光绪二十三年成书的《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该书中记载的“八怪”为罗聘、李方鹰、李鱓、金农、黄镇、郑變、高翔汪士慎[10][8]随后光绪年间汪鋆在《扬州画苑录》中说:“所惜同时并举,另出偏师,怪以八名,如李复堂、啸村之类,画非一体”,“扬州八怪”一说由此享誉画史。[10][5]扬州八怪不同于竹林七贤,也不同于唐宋八大家,不是褒词,也并非确指。这里的“八”其实是扬州地区的俚语,有“丑八怪”的意思,并非是人数上仅限于八个画家。[8][11]另外由于扬州八怪的艺术风格不被当时所谓的正统面派所认同,而且他们追求的是自然和真实,他们把一些生活化、平民化的东西搬到了书画作品之中,甚至把社会的阴暗面也揭露出来。这种行为使一些特权利益者受损,称呼他们都是画坛上不入流的“丑八怪”,扬州八怪因此而得名。[12]“八怪称谓的出现离不开当时的扬州地方文化以及与当地扬州百姓“扬州虚子”(大惊小怪,以多报少)的性格特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