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五禽戏起源于中国安徽亳州,是东汉医学家华佗在吸收前人仿生类引导功法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古代医学中有关阴阳五行、气血运行规律、经络、藏象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动物的形态神韵、生活方式,用虎、猿、鸟、熊、鹿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1]
有关五禽戏的记载最早可见于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华佗传》中,但其中未有关于“五禽戏”具体动作的描述。[2]直到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才对五禽戏的练习要领、动作内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唐宋时期,五禽戏已经广为流传,但是大都是沿着《养性延命录》的相关内容进行传习[3]。到了明清时期,五禽戏的具体动作有了创新,且出现了向舞蹈化的发展的趋势,动作难度和动作幅度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其普适性、科学性更强[4]。民国时,五禽戏主要流传于[]州小华庄和周边地区。到了近代董文焕、刘时荣等传人则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五禽戏继续发扬[5]。发展到现在,五禽戏已形成了众多流派,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为亳州派、国字派、四川重庆派以及台湾派等[6]
五禽戏是动气功,通过形体运动,刺激不同的穴位,疏通不同的经络,使气血畅通,调心养神,提高人体免疫力。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神韵和生活方式加以创作。其中虎戏壮腰健骨、鹿戏疏肝理气、熊戏充实四肢、猿戏灵活耳目、鸟戏疏通经络[7]
自2000年开始,陆续有不同国家的人来到安徽亳州学习五禽戏,在董文焕、刘时荣等传人的不懈努力下,五禽戏已经被传习到丹麦法国德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6]。在2006年,五禽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到2011年,五禽戏被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