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览会

大型国际性博览活动
世界博览会(英语:Universal Exposition或World’s Fair),又称国际博览会或万国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或万博,是一种由主办国政府或有关部门举办的国际性博览活动,主办机构是国际展览局(英文简称:BIE)[3][1],有注册类(也称综合性)世博会和认可类(也称专业性)世博会两种形式[4]。世博会起源于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在庆贺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的交易活动,后来展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不断延伸,发展为现今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5]
首次世界博览会是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2],至今已经走过170年的历程[6]。早期览会主要展现工业革命中的辉煌成果,如伦敦博览会的引擎、水利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技术性产品、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上的无线电[7]第二次世界大战平息不久,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的废墟上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之后的世博会聚焦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和如何走向和平的问题[8]。如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的原子塔,象征着人类安全、和平地应用原子能代表着人们追求和平的意愿[7]。进入21世纪,世博会已经开始关注全球性问题和人类本身[9]。如以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们对城市遗产的关注和保护,更加关注城市的健康发展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到来的忧患意识并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10]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和运用现代生态、科技技术,世博会已从单纯的产品展览向综合展示发展[11],并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有关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1]。世博会提升了国家形象和国际知名度,提升了国际合作,促进了国际平等互通[12]。 世博会跨越了国界和边界的博览会,让友谊的气息传播到了地球的人群中[13]。由于博览会,人们认识到少量的资源和多角度的市场需求[13]。人们在世界博览会中分享快乐,了解到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减少了文化冲突中的矛盾,推动了社会和科技的进步,扩大了各国交往密度[13]

历史沿革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