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麂

鹿科麂属的一种动物
[]学名Muntiacus muntjak)为鹿科麂属的一种动物,别名吠鹿、黄麂、角麂、[jīng][2][3]。其仅分布在亚洲地区,尤其东南亚,分布国家包括印度不丹缅甸尼泊尔、中国等,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2][4]。赤麂主要栖息在海拔为2600米以下的常绿叶林中,丘陵、林缘灌丛中也有分布[2]。赤麂是以展昏型为主的昼行性动物[7],其行动轻捷而谨慎,白天大部时间卧伏于密林下或灌丛间休息,早晚活动频繁[2],主要以木本植物的嫩叶、嫩芽、花、果实、种子等为食[6]
赤麂是麂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长为83-135厘米,体重约14-35千克[5]头骨较狭长,鼻骨明显短。角基甚长。雄赤麂有角呈单叉型,自头顶斜向后上方伸展,具毛。雌赤麂无角,但在额顶微有突起,颇似茸角。赤麂通体呈红棕色。前额至吻部毛色微暗,自泪腺至角分叉处各有一条黑色宽带。脸面纯棕色,耳背与颈背同色,耳内白色。胸部、腹部一带大部分呈棕色[2]
赤麂的肉质细嫩、皮质细韧,可食用或作为高级皮革的原料[4][8][2]。此外,据《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鉴》记载,赤麂肉、未骨化的幼角(麂茸)、骨、髓和胎均可入药[9]。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的统计,赤麂在其分布的大部分地区很常见,其对捕猎有很强的抵抗力。因此在2015年时,《IUCN》将其列为无危(LC)物种[1]。而在中国,由于人类的过度猎捕,赤麂数量锐减[2]。因此,其先后被列入中国《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2020年9月)[10]、《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6月)[11]、《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12月)[12]。为保护赤麂的种质资源,中国多个自然保护区对其进行了就地保护,同时很多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包括马来西亚野生动物保护法》、印度尼西亚《林业法》等[2][1]

演化历史

古生物学研究证明,赤麂至少在12000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就已经存在。赤麂的染色体数量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雄性有7条二倍体染色体,雌性有6条,它们是已知最古老的有鹿角的物种。分子研究表明,赤麂和菲氏麂Muntiacus feae)有共同的祖先[13]。赤麂是菲氏鹿分支中的进步种,相较于小麂Muntiacus reevesi),其形成时期较晚,但演化发展的更为成功,适应能力也更强。说明赤麂起源较晚的另一证据就是在广大的印-巴次大陆上普遍分布的赤麂均处于亚种水平,并未形成新的独立种,这显然是晚期扩散的结果[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