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袋鼠

袋鼠科毛袋鼠属的一种动物
袋鼠学名Osphranter rufus)为袋鼠科毛袋鼠属的一种动物,别名红大袋鼠、赤大袋鼠[2][1]。红袋鼠为澳大利亚的特有物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4][2][5],多栖息在澳大利亚内陆较为干燥的地区,主要包括稀树草原、灌木丛、草原、沙漠等地[3][5]。红袋鼠生性胆小、机警,属于昼伏夜出型动物[2][6],主要以牧草、嫩芽和树叶为主,也吃蔬果类食物[3][2];其种群内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同等体型和年龄层次之间会发生格斗行为[7]
袋鼠是体型最大的袋鼠,也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哺乳动物及现存最大的有袋类。成年雄性红袋鼠体长130-160厘米,体重55-85千克雌性体长85-105厘米,体重18-40千克。头小,眼大,耳大;前肢短小,后肢粗壮。皮肤呈暗黑色,毛色因分布地不同而有所区别[5][2][3]
红袋鼠体型健硕,被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引入、饲养,其皮毛可制成零钱包、小饰物等商品,鲜肉可制成香肠、肉饼、肉圆等食用。此外,红袋鼠作为食草动物,对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8][9]。红袋鼠还是澳大利亚的国宝和精神象征,其图像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邮票和硬币上[10][11]

分类变动

袋鼠最初被归入大袋鼠属Macropus)下的毛袋鼠亚属(Subgen. Osphranter)中,命名为“Macropus rufus”。除毛袋鼠亚属外,大袋属下还有大袋鼠亚属(Subgen. Macropus)和沙大袋鼠亚属(Subgen. Notamacropus)两个亚属,但后续研究发现这三个亚属在8-9百万年前,即大袋鼠属从其近亲物种分离后不久就已完成了分化,考虑到这一分化时间,2015年,澳大利亚动物学家杰克逊(Jackson)和格罗夫斯(Groves)将大袋鼠属的三个亚属提升为属的地位,红袋鼠也由大袋鼠属调整为毛袋鼠属,学名由“Macropus rufus”调整为“Osphranter rufus[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