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

明朝军事将领,忠国公
石亨(?—1460年),陕西渭南人,明朝军事将领,抗击瓦剌的名将,是大同守卫战和北京保卫战的功臣,后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官至右都督、镇朔大将军、太子太师,封忠国公。[1][3][4]
石亨早年继任伯父石岩的职位为宽河卫指挥[qiān]事,[5][6]正统元年(1436年)因战功升为都指挥佥事,两年后升任都指挥同知、左参将,协守大同。正统七年至正统十四年之间,石亨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多次击败瓦剌军,还在箭豁山击败兀良哈部,因战功历任都指挥使、都督佥事、都督同知。[1][5]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部也先进犯大同,石亨在阳和口之战中败退而被降职。[1]同年八月,石亨得到兵部尚书于谦举荐,受到时为监国[chéng]王朱祁钰重用,升任右都督,掌管五军大营,朱祁钰继位为景泰帝后,封石亨为武清伯[1][5]同年十月,也先率军进逼京师,石亨等众将在于谦率领下分守北京各城门,经过浴血奋战,获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石亨被进封为武清侯。[1][7]
景泰元年(1450年),石亨奉命佩镇朔大将军印,景泰帝因军功授予石亨世袭[gào]券,加封为太子太师景泰二年(1451年),于谦建团营,任命石亨为提督,兼任总兵官。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石亨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辟,石亨因功进爵忠国公。石亨得势后,借故杀戮于谦范广等忠臣,贬黜异己,专权独大。[1][5]天顺三年(1459年)秋,石亨的侄子石彪因涉嫌谋反被下诏狱,供词牵连到石亨。石彪被抄家,石亨被罢朝。天顺四年(1460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以谋反罪将石亨下狱,不久石亨病死在狱中。[1][3][4][8]
石亨具有军事才能和政治眼光,在多年征战中立下了不少战功,他倡建团营,对民族关系、治军措施、选拔人才都有自己的见解,后发动夺门之变,位极人臣,但大肆打击异己、扶植党羽,玩弄权柄,最终遭致杀身之祸。[1][5][9]清代政治家张廷玉认为,石亨智勇双全,但为人奸邪狠毒,粗暴傲慢,恃宠而骄,导致了整个家族的覆灭。[1][10]当代学者刘丹认为石亨在同时代的武将中是突出的,一生瑕瑜互见,是明代中期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