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奥本海默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
罗伯特·奥本海默(英文名:Julius Robert Oppenheimer,1904年4月22日~1967年2月18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原子弹之父。[1][2][3]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和伯克利的加州大学教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5]
奥本海默生于美国纽约的犹太裔家庭。[4]1925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5]随后到欧洲留学,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结识了卢瑟福[a](Rutherford)、波恩[b](Born)、海森堡[c](Heisenberg)、泡利[d](Pauli)、费米[e](Fermi)等物理学家;1927年,奥本海默获得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4][5]1929年至1942年,奥本海默在加州理工学院和伯克利的加州大学任教。[5][16]1942年初,奥本海默受命负责快中子和原子弹问题的工作。[9][17]同年被任命为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首席科学家。[18]1943年,奥本海默主持创建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并担任主任。[19]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于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附近成功试爆,并投放于日本广岛长崎[5]1947年至1966年期间,奥本海默担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所长。[5]1953年,奥本海默遭到指控,被美国政府取消了接触保密资料的权利,撤销他在AEC中的职务。1963年,他获颁恩里科·费米奖[5][1][20]1967年2月18日因病逝世,享年62岁;2022年撤销了1954年吊销罗伯特·奥本海默安全特许权的决定。[2][4][21]
奥本海默毕生致力于理论物理学研究,奥本海默在物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分子波函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电子与正子理论、核聚变中的奥本海默-菲利普斯过程及首次预测量子隧穿效应[2][9][6]他和学生的共同研究还对现代中子星和黑洞理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及宇宙射线相互作用等有重大贡献。[10][22]

人物生平

早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