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欣综合征

一种内分泌疾病
库欣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CS),又称皮质醇增多症[5],为各种病因造成肾上腺分泌过多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所致病症的总称,其中最多见者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亢进所引起的临床类型,称为库欣病。从病因上分类,CS可以分为依赖ACTH的库欣综合征和不依赖ACTH的库欣综合征,前者包括库欣病、异位ACTH综合征、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综合征;后者是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不依赖ACTH的双侧肾上腺小结节性增生、不依赖ACTH的双侧肾上腺大结节性增生[1]。而垂体性CS,又称为库欣病(Cushing's disease, CD),是CS中最常见的病因,占患者总数的70%左右[5]
虽然CS罕见,但其病情复杂。除了会直接影响糖、脂肪、蛋白质、水电解质等各种物质代谢的平衡,还会影响全身多个系统脏器功能,使机体免疫力下降[5]。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外貌;肌无力,下蹲后起立困难;皮肤薄,微血管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即可引起瘀斑;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和肾小球动脉硬化;对感染抵抗力减弱,多见肺部感染;性功能障碍;代谢障碍等[1]
治疗目的是治疗原发病、降低皮质醇水平、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治疗相关系统的并发症、保护垂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5]。首选治疗方法为经蝶窦切除垂体微腺瘤;对垂体大腺瘤病人,需作开颅手术治疗,尽可能切除肿瘤,可在术后辅以放射治疗;部分患者可以双侧肾上腺全切术,但必须终身服用激素替代治疗[5];异位ACTH综合征应治疗原发性恶性肿瘤,视具体病情选择手术、放疗和化疗,如能根治,库欣综合征可以缓解,如不能根治,则需要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阻滞药,如米托坦美替拉酮氨鲁米特酮康唑[1]
库欣综合征多见于女性,男女之比约1:2~1:3。以20~40岁居多,约占2/3。肾上腺病变可为双侧增生(最为多见)、腺瘤或癌。儿童患者癌较多[2]。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治则预后差,严重的低血钾、重症感染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可以危及患者生命[5]垂体ACTH依赖性库欣病引起65%~70%的库欣综合征,在欧洲人群研究中,报道的发病率为每年每百万人1.2~2.4例,在美国为每百万人年6.2~7.6例[6]

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