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

基体组织为稳定奥氏体的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AusteniticStainlessSteel)是使用状态基体组织为稳定奥氏体的不锈钢。具有很高的耐蚀性,良好的冷加工性和良好的韧性、塑性、焊接性和无磁性,但一般强度较低[1]。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含[niè]8%左右及少量等元素[5],习惯上称为18-8型不锈钢,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有12Cr18Ni9、06Cr19Ni10等型号[2]。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多种重金属合金元素,不合格的奥氏体不锈钢制品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6]
奥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极低,由于镍的加入,采用固溶处理后(即将钢加热到1050~1150℃,然后水冷),可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奥氏体不锈钢比其他系列不锈钢具有更优良的耐腐蚀性、耐热性及延展性,适宜冷加工成形,可广泛用于厨房餐具、化学品储罐、压力容器、航空航天部件、工业产品配件、耐酸设备等[5]。且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可用于制造抗磁零件[7]。奥氏体不锈钢是不锈钢中最重要的钢类,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8][4]

发展历史

1904~1906年法国吉耶(L.B.Guillet)、1907~1909年英国吉森(W.Giesen)、1909~1911年法国波特万(A.M.Portevin)分别发现了Fe-Cr和Fe-Cr-Ni合金的耐腐蚀性能;1908~1911年德国蒙纳尔茨(P.Monnartz)提出了不锈钢钝化理论的许多观点[9]。1912~1914年德国毛雷尔(E.Maurer)和施特劳斯(B.Strauss)开发了C<1%,Cr含量在15%~40%,Ni<20%的奥氏体不锈钢;1929年施特劳斯取得了低碳18-8不锈钢的专利权;1931年德国的霍德鲁特(E.Houdreuot)发明了含Ti的18-8不锈钢;1946年美国史密斯埃塔尔(R.Smithetal)研制了马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相继开发了具有高强度可进行冷加工成形的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7-7PH和PH15-7Mo[10]。1948年,美国阿姆科公司(ArmcoSteel)成功开发17-4PH及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17-7PH、PH15-7Mo等。1951年,美国阿勒根尼•路德姆公司开发出201、201L以锰代镍奥氏体不锈钢[11]
1959年,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建立了一套钢铁材料五位数编号系统,1.40××-1.46××数字系列表示不锈钢,1.47××-1.49××数字系列表示耐热钢和高温材料。以化学符号和表示元素百分比的数字命名合金。欧洲国际标准化组织俄罗斯、中国等采用了这种命名方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