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

一种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2])是指发生在男性前列腺组织中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前列腺腺细胞异常无序生长的结果。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随年龄增长[7]。其中95%以上的前列腺癌为腺泡腺癌,起源于腺上皮细胞,其他少见类型包括鳞癌、导管腺癌、黏液腺癌小细胞癌[2]
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学研究显示前列腺癌与遗传、年龄(如65~80岁)、外源性因素(如酒精摄入量过多等)等有密切关系[3]。早期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因体检或者在其他非前列腺癌手术后通过病理检查发现(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随着肿瘤生长,前列腺癌可表现为下尿路梗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流缓慢、排尿费力,甚至尿潴留留或尿失禁等。前列腺癌的常用诊断模式为:通过体格检查(如直肠指诊)、实验室检查(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影像学检查(如前列腺MRI)筛选可疑病人,并通过后续的前列腺穿刺病理活检加以确认,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病理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2]。该病治疗包括观察等待与主动监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放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质子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其他治疗等[3]
2021年2月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20年版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前列腺癌1414259例,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3%,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肺癌,位于第3位;前列腺癌死亡病例375304例,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8%,死亡率位居第8位。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2015年我国恶性肿瘤最新发病率和死亡率情况,其中前列腺癌新发病例7.2万,发病率为10.23/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死亡3.1万,死亡率为4.36/10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10位。[3]
在1944年,哈金斯对晚期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首次双侧肾上腺切除术,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因此哈金斯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8][9]沙利与吉尔曼先后证明猪和羊下丘脑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RH)、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IH)都是一样的,并提供了制作方法,最终他们共同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10]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