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

上古神农氏根据伏羲八卦图创作的一本易书
《连山》,又称为《连山易》,古代多只称为《连山》,相传为中国上古炎帝神农氏根据伏羲所作《八卦》图而建立的六十四卦图,夏朝时的人称神农氏所作易为《连山易》。神农氏的《连山易》中六十四卦,卦图以纯艮为首,归属于先天易,为易学类文献。自先秦时期起,中国就有了“三易”的说法,即为“《连山》《归藏》《周易》”这三者,《连山》与《归藏》早已失佚,只在众多古籍文献记载有此二本文献。[1][2]
《连山》之名最早见于古籍《周礼·天官·太卜》一篇,古时候负责卜[shì]吉凶的太卜掌握有“三易”之法,就是《连山》、《归藏》、《周易》这三易,《连山》属于“易道”的卜筮之术,具有浓烈的占卜和巫卜属性。《连山》全书有八万余言,古籍记载《连山》在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已经成书,是中国第一部易书。[1][2]

书名

《连山》作为上古三皇五帝时期的易书,后世学者考据文献溯其名由来,有多种说法来源,第一种是出自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和西晋皇甫谧创作史书帝王世纪》中记载,认为“连山”之名出自于神农氏的氏族名“连山氏”,又称“烈山氏”、“列山氏”,这一氏族名的来源与炎帝神农氏当时所在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相关。第二种说法出自清代朱彝尊考据学著作《经义考》一书引用包括《帝王世纪》在内的多部文献论证,认为“连山”名字的由来,是由于《连山》全部卦象都以纯艮为首而得来,因为在伏羲所创的八卦中,“艮”有代表山的一层象征,并且夏朝时的历法以十三月为正,艮渐正月,故以艮为首,所以学者认为夏朝时人将这一部易名为《连山》也有当时历法的关系。现代还有学者认为《连山》之名与古人观测太阳月亮出入位置变动来制定历法有关,学者吴晓东从《山海经》中找到论证这种说法的文献,在他的《从<山海经>看<易>的起源》一文中,他认为所谓“连山”,就是用于观测日月的出入位置变动东西向连城一排的定位山。从文字解析的角度,“易”字可以分解为“日”与“月”,“连山易”从《山海经》的联系看“易”,可以理解它为东西向一排连山上观测日月的情况,即“连山易”就是太阳和月亮在一排东西向的连山上的南北位置的变易。[3][4]

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