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正义

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的《周易》义疏
《周易正义》,又名《周易兼义》《周易义赞》等,是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奉诏主持编撰的《周易》义疏,具有官方性质。“正义”又称疏,系在正经注的基础上,融合众多经学家见解,对原有经注进行疏证,并对注文加以疏通解释。[6][7]《周易正义》即是以王弼韩康伯《周易》注本为基础,在“疏不破注”的原则下,兼采诸经、博采众长,对《周易》加以疏通解释。[8]
由于南北朝政治上的分裂,造成了儒家经学南北之分,唐太宗感于“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对科举取士有诸多不便,于是诏国子祭酒孔颖达等人撰定《五经正义》,对五经的文字内容和思想观点做出了统一的标准解释。《周易正义》就是《五经正义》其中之一。[9]该书由孔颖达亲自执笔,众多经学家、易学家共同参与,如马嘉运、苏德融、赵弘智等人,定稿于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是唐代科举取士的标准用书,长期立于学官。[10][11]其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序》《卷首》以及正文的疏,孔颖达自序该书共十四卷,其卷数也因后世印刷版本不同而有所不同。[3]《周易正义》提出了“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以及“既采义理又取象述”的释《易》方法和原则,[12]以及“易理备于有无”和“象是《周易》之根本”的易学观。[13][14]在宇宙观上,《周易正义》将道视为本体,认为万物以“道”为本,统一于道。[15]此外,《周易正义》还对有无、变易、性情等概念进行了阐述。[16]
《周易正义》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象数和易理相结合的易学观,以及“以儒为主,融合三教”的思想,对整个唐代及后世易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7]此外,它用作为实有的阴阳二气的“太虚”阐述世界的本原,在“无本论”向“气本论”转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18]但也有学者对《周易正义》提出批评,如南宋理学家朱熹评价道:“五经中《周礼》疏最好,《诗》与《礼记》次之,《书》《易》疏乱道,《易》疏只是将王辅嗣注来虚说一片。”[19]

书名释义

周易”指儒家经典之首《周易》,亦称《易经》,它本来只是殷周时期占卜者使用的卦辞和爻辞,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及后起儒生作《易传》,使之成为集占筮与伦理思想为一体的反映儒家世界观方法论的哲学著作。[2]“正义”作为经典的一种阐释体例,是“义疏”的另一种形式。[6]“正义”就是“正前人之义疏”,依据传注而加以疏通解释,对经书文字内容及其思想观点作出统一的标准解释,使之成为经书注解的范本。[6][20][21]《周易正义》是孔颖达王弼韩康伯注本为基础,在“疏不破注”的原则下,兼采诸经、博采众长,对《周易》加以疏通解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