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

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热致疾病
“热死人”可不是一句玩笑话,医学上将这种“热死人”的疾病称之为热射病。热射病是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超过40℃和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特征,并伴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热射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病死率极高[1]
根据病人发病时状态和发病机制可将热射病分为非劳力性热射病和劳力性热射病[2]。两种热射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也不尽相同。非劳力性热射病一般逐渐起病,1~2天内症状加重,出现意识模糊[zhān]妄、昏迷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常伴有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而劳力性热射病常见于健康年轻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极度疲劳、运动不协调、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等临床表现,继而体温上升到40℃以上后出现谵妄、意识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表现[5]
热射病目前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一般患者有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和或高强度运动的病史加上以下任一条临床表现,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就应考虑热射病。临床表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抽搐、谵妄、昏迷、行为异常等;直肠温度>40℃;两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如肝脏、肾脏、横纹肌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
热射病治疗的总体原则是“十早一禁”,即早降温、早扩容、早镇静、早气管插管、早抗炎、早补凝抗凝、早脱水、早肠内营养、早血液净化、早免疫调节,禁止在凝血功能紊乱期手术。快速、持续、有效地降温是治疗热射病首要措施。降温方式包括水浴或冰水擦浴,电子冰毯、冰帽,快速液体复苏等。不提倡药物降温。在急救现场应快速建立两条及以上静脉通路,并控制患者抽搐、躁动等症状[1]
预防是降低热射病病死率的关键。避免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减少和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避免脱水的发生均是预防热射病的有效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热射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除此外中医药在热射病的防治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菊花、金银花广藿香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均具有清热解暑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热射病的发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