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

锈革孔菌科桑黄属植物
桑黄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用多孔菌的统称,在我国有着两千余年的用药历史,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对于桑黄的记载(书中称为“桑耳”)。[1]
“桑黄”这一名称则出自唐初甄权所著的《药性论》。历代本草书籍中对“桑黄”名称的记载各不相同,据考证约有12 个,分别是桑耳、桑黄、桑黄菇、桑菌、桑臣、桑鸡、桑上寄生、桑檽、桑娥、木麦、木[qūn]、胡孙眼。如在《药性论》中称“桑臣、桑黄或桑耳”,《酉阳杂俎》中称“胡孙眼”,《篡要奇方》中又称“桑黄菇”等,但在历代古医书中被广泛使用的是“桑耳”这个名称。而现代研究中基本多用“桑黄”这个名称。[1]
关于桑黄形态,根据古籍记载的一些描述,“桑黄”为多年生真菌,幼时黄褐色,老时变为黑色。本草著作中所描述的“其黑者”“其黄熟陈白者”,是对桑黄生长不同时期形态的描述。[1]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从桑黄中分离得到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是多糖,此外还有黄酮香豆素麦角甾醇、琼脂酸、脂肪酸三萜、芳香族酸、氨基酸、木糖氧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zhǐ]酶、纤维素酶等。其中多糖、黄[tóng]、三[tiē]和酚类物质被认为是桑黄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在有效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防治肿瘤、治疗糖尿病、保护肝脏及抗氧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疗效,如多糖便是发挥抗肿瘤作用的首要物质。[1]

真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