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

章怀太子、唐高宗和武则天之子
李贤(655年-684年),字仁(一说字明允[a]),祖籍为陇西狄道[b](今甘肃临洮)。唐朝宗室大臣,为太宗李世民之孙,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第二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之兄。[1][3]
李贤自幼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容貌端庄,深受高宗李治的喜爱。[2][4]出生于永徽五年十二月(655年1月)[5],次年初封为潞王,后改封为沛王与雍王,曾改名为李德,累任幽州都督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凉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等职。上元二年(675年),因太子李弘病逝,被册立为皇太子,后屡次监国处理朝政,深得高宗李治与群臣的称赞。调露二年(680年),因明崇俨被杀事件,遭到武后猜忌,后以谋逆罪被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今四川巴中)。文明元年(684年)二月,武后临朝称制,派遣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检视李贤府邸,被迫自杀[2][4],死于巴州的公馆,终年三十一岁(《旧唐书》称年32,《新唐书》又称年34)。后武则天追封其为雍王;中宗李显复位后,追赠为司徒,陪葬于乾陵睿宗李旦复位后,追谥为“章怀”,追赠为皇太子,史称“章怀太子”。[2][4][3]李贤有子三人,长子李广顺爵封安乐郡王,后被杀;次子李守礼,爵封嗣雍王,后进封[bīn]王;三子初封犍为郡王,后改封永安郡王,病逝而亡。[2][4]
李贤才华出众,担任太子期间,曾招募官员注释《后汉书》,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2][4]此外还著有《列藩争论》[6]《君臣相起发事》《春宫(指东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作品,今已失传[7]。今存诗《黄瓜台辞》一首与文章《西明寺钟铭》一篇。[8][9][10][11]

个人生平

屡获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