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

历史行政区划
巴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其历史跨越了多个朝代,包括西魏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巴州的治所最初位于今四川省巴中市。在不同历史时期,巴州的管辖范围和行政级别有所变化。南朝梁天监十三年(514年)设立巴州,隋炀帝大业二年(607年)改为清化郡。唐朝时期,巴州属于山南西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清化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复为巴州。宋朝时期,巴州属于利州路元朝时期,巴州属于广元路。明朝初期,巴州降为县,后恢复州级,属于四川布政使司保宁府。清朝继承明制。民国二年(1913年),巴州废州改县,更名为巴中县。巴州的总面积达到22730平方千米。

地理范围

在巴州历史上管辖范围最广的时期,其辖区包括了归化、哀戎、遂宁义阳、木门、北水、伏虞、义安、隆城、梓潼、东宕渠、新兴、景阳等13郡,以及梁广、曾口、其章、始宁、平川、义阳、伏强、池川、难江、宣汉、安固、仪陇、大寅、相如、朗池、安汉、汉初、宕渠、绥安等19县。这一地域不仅包含了整个巴河流域,还向南接壤今南部县,西南至蓬安,并延伸至南充武胜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