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虞世南(558年-638年5月)[3],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4]南北朝隋唐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5]擅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6],与欧阳询齐名,世称“欧虞”[7]房玄龄褚亮等同封为秦府“十八学士”,[8]“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5]
虞世南幼时曾跟随顾炎武之祖顾野王[9]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南朝学者徐陵学习。[10]入仕为官之后,虞世南的安贫乐道、宠辱不惊,使他在各种政治形势下都能全身而退,虞世南的一生经历陈、隋、唐三代的变革,其间征乱不断。先后辅佐宇文化及窦建德等人,但均未得到重用,最终得遇明主唐太宗李世民,才华得到施展,成为贞观时期的一代名臣。[11]
书法上,虞世南将王氏书风代入了唐代,不仅为初唐书风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引导作用,也为日后唐代书法的发展指引了方向。[12]此外,他私人修[zuǎn]的《北堂书钞》,在敦煌石室写本古类书残卷发见、《编珠》的真伪问题被澄清以前,是现存最早的古类书。[1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