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

秦末汉初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
虞姬(?-公元前202年),是楚汉争雄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名虞(yú)(有一种说法为姓虞),在项羽汉军围困的情况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垓下歌》为她而作。[1]
后人根据《史记》中记载“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推测虞姬应于公元前202年死于垓下,并有了“霸王别姬”的典故。虞姬的结局,是自杀、成为俘虏、还是在乱军中被杀害,也没有固定交代,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定远县均有虞姬墓。虽然正史记载不多,但虞姬的各种艺术形象内容较为丰富,有诗词如《虞姬怨》《戏马台》、戏曲如《霸王别姬》,以及各种游戏如《王者荣耀》对虞姬形象的塑造等。[1][2][3]

历史记载

虞姬在历代史书中记载不多,在《史记》和《楚汉春秋》中简单的几句话中可以看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原文为:“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zhuī],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几句话叙述了西楚霸王项羽垓下汉兵击败后慷慨悲歌,美人即指虞姬,她作为项羽的宠姬在项羽兵败后陪伴左右,还与项羽和歌而唱。《汉书·项籍传》亦记载“有美人姓虞,常幸从”。但两段史料均未说明虞姬是姓虞还是名虞,其姓名至今尚无定论。[1][2][4]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用的《楚汉春秋》中《美人和项羽歌》中唱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据记载这是虞姬所和的歌,后人多根据“贱妾何聊生”推测虞姬死于垓下,《史记》《汉书》都没有收载这诗,只有《史记正义》将其引录,才开始流传到现在。宋人王应麟认为这首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首五言诗,认为其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重大。[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