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姓

有1800年历史的中国姓氏之一
是姓,系承氏氏,始祖为是仪。是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其姓源主要有二,其一是源自氏族。据《三国志·吴志·是仪传》记载,是姓本为春秋齐国大夫“氏”之后。北海是仪,本姓“氏”,为氏仪。孔融嘲之曰:氏者民无上,可改为“是”,遂改焉;其二是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南北朝时,鲜卑族代北复姓是奴氏、是云氏,皆改为汉姓是姓。是姓的郡望有北海郡。《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是氏3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4例。是姓的历史名人汉代有是盛、是廷;三国时吴国有是仪,营陵人;宋代有是[yuàn],为中庐令;清代有是镜,阳湖人,性至孝。[1]

史料记载

《三国志·是仪胡综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据《江苏是氏宗谱》(四维堂藏版)卷三十五《姓氏志》载:“三国时吴尚书仆射都亭侯是仪,北海营陵人,为齐高大夫之后,本氏姓,因孔融有民无上之讥,遂改氏为是,此实是氏著姓之始。”另据《中华姓氏大典》载:“北海是仪,本姓氏。孔融嘲之曰:氏字民无上,乃改为是。仕吴,官至侍中,封都亭侯。又是云氏,改为是氏。亦有氏氏,五代氏叔琮、氏延赏。”又据古籍《姓考》:是姓为“齐大夫之后”,《千家姓》称之为“北海族”。又据《通志·代北复姓》:“是云氏,改为是氏,西魏开府是云宝。”
从以上史料记载可见,是氏来源为二:一为春秋齐国氏姓大夫之后,三国时氏仪改氏姓为是姓,其后裔世代姓是,原因是氏仪在北海郡“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太守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更为是,乃遂改焉”(《江苏是氏宗谱·姓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