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四大家

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家的合称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其作品也称“四大楷书”。具体是:欧阳询一欧体,颜真卿一颜体,柳公权一柳体,赵孟頫一赵体。[1]
欧阳询(557~641),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字信本。[6]他的欧楷笔力劲险,间架精密。[1]其主要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九成宫醴泉铭》等。[6]颜真卿(公元708-784年),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今西安人),祖籍琅邪(今临沂)。他的楷书有篆[zhòu]之意,结体宽博,丰腴雄浑,独具阳刚之美。作品有主要楷书作品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东方朔画赞》《自书告身》[1]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7]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8]著有《金刚经》等。[9]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10]他擅长篆、隶、楷、行、草各体、冠绝古今。著有《松雪斋集》。[11]
欧阳询最大的贡献,是他对楷书结构的整理。[6]颜真颜的《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字碑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成为临摹研习的范本。[12]自唐以来,人们把颜真卿柳公权并列在一起,世称“颜筋柳骨”。[9]赵孟頫素重临习前贤墨迹,确立了“托古改制”的艺术主张,即强调师法古人。这一主张绝非亦步亦趋地摹古、仿古,而是从古人笔墨中汲取精华,以个人的艺术实践来实现自身的审美理想,影响了一代代书画家的审美趣味与创作观念。[13]楷书在历经了唐代的高峰期之后,开始步人了平缓地发展阶段,宋、元楷书余韵渐消,明、清过多地倾心于科举人仕逼使楷书走向千人—面、千手雷同的“台阁”“馆阁”而无力自拔。缺少艺术个性和生命活力的这类楷书几乎窒息了有才能的书法家的艺术生命。由于唐代楷书巨大的影响力,以致后代书家很难摆脱前辈大师们的笼罩,又由于宋代以后帖学的倡导,行草书备受青睐,其间以楷书为后来称道者寥若晨星,可数者仅有苏轼赵孟頫文徵明等人。[14]

名称起源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其作品也称“四大楷书”。具体是:欧阳询欧体颜真卿一颜体,柳公权一柳体,赵孟頫一赵体。“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其作品也称“四大楷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