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

湘军创建者之一
郭嵩焘(1818年4月11日--1891年7月18日),字伯琛、筠仙,号玉池老人湖南湘阴人,[2]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3]
郭嵩焘早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结识曾国藩等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但因双亲之丧未能立即就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劝说曾国藩举办团练,后提出设立厘金制度以筹军饷,又协助创建湘军水师。清咸丰七年(1857年),郭嵩焘因功升任翰林院编修。两年后被派往天津辅助钦差大臣僧格林沁设防,因与僧格林沁不合辞职。清同治元年(1862年)经江苏巡抚李鸿章举荐,接连出任苏松粮道,广东巡抚福建按察使等职,并向总理衙门条陈自己关于洋务运动的一些主张,提出了“三宜四条”。[2][3]
清光绪元年(1875年),“马嘉理事件”发生后,郭嵩焘受命以公使身份出使西方向英方道歉。清光绪四年(1878年)郭嵩焘受命驻法国兼任驻法公使,次年回国并托病返回家乡。郭嵩焘晚年在城南书院讲学,但仍心系国家政事。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郭嵩焘病逝,时年74岁。[2][3]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出使西方国家的第一个公使,为中国在海外设立了第一批外交机构,同时还为制订选拔人才的制度为中国选拔了薛福成伍廷芳等一批外交人才。其外交思想和制订的相关章程也为近代中国的外交提供了范本。梁启超曾评价郭嵩焘,称他“知道西方人还有藏在船坚炮利背后的学问,对西学的观念渐有所变,这样的士大夫是少数中之极少数。[2][3][4][5][6]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