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书

山东省地方传统曲艺形式
山东快书是一种韵诵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以山东为中心的华北地区[1]表演通常是一人或几个人,使用的道具简单,不受场地限制,全程以站唱形式进行,[2]采用山东方音,以说唱为主,间以说白,语言节奏性强。[3][1]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形式。[4]可以分回独立演唱,也可以连贯起来。[2]唱词多是七字韵、十字韵等,[1]伴奏乐器有铜板、二胡琵琶三弦[5]山东快书早期偏重“吟诵”,后来趋向“板诵”。唱法上有所谓“平口”、“俏口”、“贯口”和“散口”之别。[1][5]
关于山东快书的起源,民间主要有刘茂基说、赵大桅说及傅汉章说三种说法。[6][7][8]山东快书最初是在农村传播开来,[9]民国初年,山东快书逐渐在城市演出,进入发展瓶颈期。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快书在解放军部队中部队中受到欢迎。[10]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山东快书发展的兴盛时期,且开始形成各种艺术流派。其中,传统的两大流派为高元钧、杨立德,随后刘司昌的表演受到欢迎,自成一派。[2][11]
自20世纪90年代起,多元的娱乐方式使山东快书的传承受到影响,面临曲调消失、无人继承等问题。[12]90年代初,山东快书理论研讨会陆续召开,对于促进山东快书的表演技艺创新保护,[13]武松故事为代表的作品也陆续出版。[14][15]随着时代变化,一些歌曲、口技、歌剧、杂技乃至芭蕾舞都被引进到山东快书中来,极大地丰富了快书的表现能力,使之面貌一新。[16]2006年5月20日,山东省申报的“山东快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

命名由来

山东快书的发源地是临清济宁,在这一带有一条贯穿南北的古运河——京杭大运河,许多商人、艺人都汇聚在码头,这类码头后来就成了孕育商机和艺术荟萃的地方。在北宋末年,临清一带的说唱艺术发展旺盛,且当时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较多,因此它为艺人们的创作提供了较多素材。尤其是武松的英雄故事更在当地广为流传,最初的山东快书正是以《武松传》起家的。[18]因为武松俗称为“武老二”,所以演唱者被称为“唱武老二的”,又因为武松身躯高大,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唱大个子的”。另外,还有称它为“竹板快书”、[19]滑稽快书”,直到1949年6月,山东快书的开创者高元钧先生在上海大中华唱片录制唱片时,将这种曲艺形式正式命名为“山东快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