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

一种嗜神经性病毒
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直径约75~80nm,长度约170~180nm,形似子弹状。外层有包膜,由糖蛋白和内层基质蛋白M2组成,表面有由糖蛋白构成的棘状凸起。内层是间质蛋白。中央为紧密的螺旋状核衣壳,是由单链RNA核蛋白、大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组成。包膜糖蛋白和核蛋白是狂犬病病毒的主要致病抗原。[2]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可感染人类、犬、猫和多种动物,病毒主要侵犯神经组织,并可通过动物咬伤或密切接触等形式传播。感染后出现恐水、呼吸困难痉挛、麻痹等症状。一旦发病,病死率近乎100%,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2]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的措施。日常可通过给人类和动物接种疫苗进行预防。[5]
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记录了病犬的疯狂状态,通过咬伤其他动物和人传递疾病,在人体上这种病常被称为恐水症。188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6]
狂犬病发生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5]估计每年有59000人死于该病,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其中40%是15岁以下的儿童。中国也一直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狂犬病流行高风险国家之一。[7]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