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

由固态高级烷烃组成的有机混合物
石蜡(英文: Paraffin Wax)又称硬石蜡, 矿蜡, [1]白蜡, 蜡料子, [2]固体石蜡,[3]是以石油或页岩油中的各种固体烃混合物为原料精制而得的化合物。[5]分子式可表示为CₙH2ₙ₊₂,主要组分为C₁₈-C₃₀的直链烷烃,还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4][6]石蜡中还会含一些杂环化合物,如吡啶吡咯噻吩等。[8]石蜡外观为有蜡状光泽的透明固体, [1]呈片状结晶,[6]纯品呈白色,含杂质则呈黄色,[2]手触之有油腻感,[9]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微溶于醇、[tóng],易溶于乙醚、苯、氯仿四氯化碳石油醚二硫化碳矿物油和多数植物油,遇热会熔化,[6]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黏稠性和延伸性。[10]石蜡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与无机酸、碱类、卤素氧化剂还原剂等发生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色泽会变黄。[6][3]石蜡遇高热会燃烧分解,燃烧时发光焰。[11][12]在特定条件下可被氧化,色泽变黑,分解生成酸、[zhǐ]和微量的醛、酮等。[13]石蜡按加工深度不同,可分为粗石蜡(黄石蜡)、半精制石蜡(白石蜡)、全精制石蜡(精白蜡)、食品用石蜡及皂用蜡[14]石蜡的应用广泛,可在医药、[10]生物、[15]食品、[5]化工、[16]纺织、[17]造纸[13]日化[9]材料、[18]橡胶、[19]钢铁或冶金等领域发挥其作用。[20][21]石蜡不被机体所消化吸收,少量的石蜡几乎是无毒的,但大量长期接触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3]

历史

1809年,德国化学家丹尼尔·富克斯(Daniel Fox)从德国特格恩塞的石油中鉴定出几种固体的碳氢化合物;1819年前,德国化学家爱德华·毕希纳(Eduard Buchner)将该种碳氢化合物分离出来且纯度极高;1830年,德国化学家卡尔·赖兴巴赫(Carl Reichenbach)从木焦油获得了这种物质,并在其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把这种亲合力微弱的产物命名为石蜡;同时期,爱丁堡的克里斯蒂森博士(Dr. Christiansen)提出将石蜡称为Petrolin,但不为公众所接受;1850年,苏格兰化学家詹姆士·扬(James Young)获得了一项由烟煤制取石蜡的专利,即先将烟煤弄碎,然后置于蒸馏中加热蒸馏即可制得石蜡。[22]1848年,苏格兰化学家詹姆士·扬(James Young)在采矿场工作时注意到,石油正在从煤矿的天花板上泄漏出来。他由此推断可以从煤炭中提取石蜡;1850年,杨和他的搭档爱德华·宾尼(Edward Binney)和爱德华·梅尔德鲁姆(Edward Meldrum)为这种特殊的方法申请了专利,即先将烟煤弄碎,然后置于蒸馏器中加热蒸馏即可制得石蜡。[23][22]

分类

石蜡按加工深度不同,可分为半精制石蜡(白石蜡)、粗石蜡(黄石蜡)、全精制石蜡(精白蜡)、食品用石蜡等。[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