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

近代词人、中国女子教育先驱
吕碧城(1883-1943年),原名贤锡,字遁天、明因、兰因等,法号宝莲,安徽旌德人。幼承家学,颇有才名,与大姐吕惠如、二姐吕美荪有“淮南三吕,天下知名”的美称;与秋谨并称“女子双侠”,是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新闻史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者。先后任北洋女学(北洋女子师范学校)总教、监督(即校长),民国初(1912年)任总统府秘书,后游历欧美,晚年皈依佛教,著有《吕碧城集》等。[1][2][3]
吕碧城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吕伟桂为就读于国子监的士人,父亲吕凤歧也曾入翰林院,母亲严氏能诗会文,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吕碧城幼时已颇有才名。[3]
在吕碧城12岁时,其父身故,吕碧城与母亲被卷入族亲争产之中,因不忍遭受逼迫,严氏放弃家产,带着吕碧城在内的几个女儿回到娘家。1896年,严氏带着吕碧城来到天津塘沽投靠舅舅严朗轩,吕碧城在此度过了少女时期。塘沽距离天津很近,已得风气之先。1903年吕碧城受到了先进风气的影响,想要继续在天津求学深造,却遭遇舅舅叱骂,吕碧城次日独身出走天津,在天津结识了英敛之等人,被《大公报》聘为助理编辑,这次出走改变了吕碧城一生的轨迹。[3][4][5]
1904年,经过英敛之的介绍,吕碧城加入筹办女学的队伍当中,并在《大公报》发表了大量关于女性教育与女性独立的文章,在女子教育领域大展拳脚,先后任北洋女学总教、监督,投身于女子教育事业中。
1912年,北洋女学停办以后,任职总统府机要秘书,后袁世凯复辟帝制,吕碧城离职,投身于商界,后赴美留学。[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