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

蘑菇科鬼伞属食用菌
毛头鬼伞学名Coprinus comatus (O.F. Müll.) Pers.),别名鸡腿菇、毛鬼伞鸡腿蘑四孢蘑菇、刺蘑菇、牛粪菌、土包、鬼伞菌、棒头菌、毛头鬼盖鬼盖等,日本称之为细裂一夜茸。蘑菇科Agaricaceae)鬼伞属(Coprinus)真菌。[1][2]毛头鬼伞主要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在非洲、南美洲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在中国主要产于北方各地。[3][4]野生毛头鬼伞分布在海拔300-1000米,发生于雨后春末及夏秋季,生于田野、林园、路边,甚至茅屋屋顶上。[4][5]
毛头鬼伞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白色;菇蕾期菌盖白色圆柱形,菌盖表面初期光滑,连同菌柄状似鸡腿鸡腿蘑由此得名。后期菌盖呈钟形,表面有裂开反卷鳞片,所以有些地方又称其为“刺蘑菇”,最后平展。当菇体完全成熟时,菌盖融化成墨汁状液体。菌柄白色;菌环白色,膜质,生于菌柄中上部,可以上下移动,易脱落,开伞后即与菌柄分离。菌褶密集,与菌柄离生,白色,后变黑色,很快出现墨汁状液体。[4][6][7]
毛头鬼伞子实体可入药,为中药鸡腿蘑。具有益胃,清神,消痔的功效。[8]毛头鬼伞菇体洁白、肉质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是理想的营养均衡食品。毛头鬼伞产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市场前景广阔。[9][10]

历史

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