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

蘑菇科蘑菇属可食菌类
蘑菇(学名Agaricus campestris L.),又名蒙古蘑菇、肉菌、四孢蘑菇、黑蘑、鸡脚蘑、野蘑菇、白蘑菇、田蘑菇、雷窝子等。蘑菇科Agaricaceae蘑菇属Agaricus)真菌。广泛分布于欧洲北非亚洲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江苏台湾陕西内蒙古云南等地。春、夏、秋季野生于草地、田野、路旁、林间空地,常成群或单个生长。[1][2][3]
蘑菇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初期球形至扁半球形,后渐平展,白色至乳白色,有时呈浅褐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菌肉白色,厚。菌褶初粉色,后变至褐色及深褐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较短粗,圆柱形,近光滑或略有纤毛,白色,中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生菌柄中部,易脱落。孢子印褐色。孢子褐色,椭圆形至广椭圆形,光滑。[3]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口感好,被誉为“素中之荤”,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食用菌。此外,蘑菇子实体为中药蘑菇的基源之一,尤以菌蕾为佳。具有健脾开胃,平肝提神的功效。[4][5]

历史

蘑菇的人工栽培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1707年),起初是由巴黎附近的劳动人民栽培,他们利用开掘石灰石后的洞穴进行栽培,所用菌种取自野生的蘑菇菌丝体,这种原始的栽培方法持续了近200年。1893年,Costantin 和 Matruchot 发明了蘑菇孢子的发芽培养法;1902年,Dugger 用蘑菇的组织培育纯菌种,并获得成功。从此蘑菇进入了科学种菇的阶段。19世纪初,蘑菇栽培开始从法国传至英国荷兰德国美国等国家,并进一步扩大到世界各地。中国蘑菇人工栽培起步较晚,于1935年引进,只在上海等几个大城市郊区少量种植,产量较低。中国蘑菇规模性生产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2002年就已成为蘑菇的主产国之一,超过美国、法国,居世界第一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