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艇

主要靠空气浮力升空的航空器
飞艇是一种有动力推进的轻于空气的航空器[2]飞艇一般由艇体、尾面、吊舱和推进装置等部分组成。艇体的外形呈流线型以减小航行时的阻力,内部充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氢气氦气,以产生浮力使飞艇升空。飞艇的尾面包括安定面和操纵面,用来控制和保持飞艇的航向、俯仰和稳定。吊舱位于艇体的下方,通常采用骨架蒙皮式结构,用于人员乘坐、装载货物或压舱物、安装仪表设备和发动机等。飞艇的推进装置一般由发动机或电动机、减速器螺旋桨构成。[1][3]
飞艇由热气球发展而来,从1784年第一艘飞艇问世之后,飞艇的发展历经两次工业革命动力系统也经历了人力驱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蒸汽机驱动,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电力驱动三个时代。[4][5][6]
飞艇在诞生之初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艇在执行侦察和轰炸时的发挥出的优势令其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但在一战之后,随着“兴登堡”号等飞艇的爆炸事故,以及飞机的发展,飞艇曾短暂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惰性气体的应用、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能源消耗问题的关注,新型飞艇的研究与应用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7]
现在,新式飞艇正广泛应用于运输、航拍、遥感、广告与航空探物等领域。[7]

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