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明代《正统道藏》收载的道教经典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别称《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或《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简称《度人经》《元始经》《无量经》,为道教极为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明代《正统道藏》以此经作为群经之首,此版本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一共有六十一卷,其第一卷为古本《度人经》的原文,也是古灵宝经的重要经目之一,此卷大约于东晋时期成书,其余的六十卷则是于北宋末年所增益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虽然属于道教灵宝派的经典代表,但此经中蕴含的思想却堪称[róu]合多端,其不仅吸收了道教另一支脉上清派的部分思想,也融合了魏晋之世流行的社会思潮,以及北宋时期为世人推崇的道法,构造出了一个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作为核心的道教宇宙图式。[1][2]
《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对道教神灵体系的构建贡献颇多,被誉为“万法之宗、群经之首”。此经弘扬济世理念,重视道德伦理,兼之丰富了道教思想内涵,对后世影响深远。[1]

书名

古本《度人经》为古灵宝经中的一部分,南北朝时期,道士陆修静编订的《灵宝经目》中已见此书,后世诸家多有沿袭。自唐代以后,此书更为流行,其全称为《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1]《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别名,亦简称《元始经》《无量经》。古灵宝经为灵宝派所看重,为其重要典籍。灵宝派是以灵宝斋法作为特色的道教派别,于魏晋时期兴起,与上清派、正一派合称早期道教三足鼎立的道教派别。[3]元始”二字,与“元始天尊”有关。此书之中,部分内容附会元始天尊向神真、众人演说经义,亦颇受后人重视。[4]后世所见的诸多典籍中,《度人经》的经名之前大多冠以“洞玄”字样,以明确其属于洞玄部。“洞玄”属“三洞”之一,所谓“三洞”,分别为洞真、洞玄、洞神。三洞说的分类,以道教三大派系为依据:洞真经即为上清经,洞玄经即为灵宝经,洞神经即为三皇经。[5]尽管也有观点认为,此经在明代之前已经被列为道藏首经,但就存世文献而观,明代编修的《正统道藏》中,其“群经之首”的地位是较为明确的。也正是在《正统道藏》中,此书被归入到洞真部,为了避免其书名引起歧义,故删去“洞玄”,名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1]

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