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亚洲大陆东部的国家
中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文: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3]太平洋西岸,[4]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6][7][8]“中国”一词既是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又指代历史上的中国,是集合了地域、政治文化等多重含义,是固定的国家名称。[9]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近代则经历了晚清与中华民国[10][11]时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现代史开始。现代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平方千米。中国同14国接壤,与8国海上相邻。省级行政区划为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12][13]
中国在政治上经历了先秦时代的贵族政治、帝制时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在经济方面,古代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农业发展经过了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精耕细作等几个阶段,到明清时期中国的自然经济达到顶峰,近代以来,中国的自然经济收到冲击而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出现,民族工业逐渐兴起并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后,开始尝试改变现行经济体制,199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体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15]中国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成就非常繁荣: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为代表的的古典文学,从诸子百家到清代朴学的古代哲学,传统音乐、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也非常繁荣。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辉灿烂、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和文明[16][17]

名称由来

中国一名最早起源于西周武王时期。相传,周公阳城(今河南登封)使用土圭测量日影,发现夏至当天的午时,日影没有出现在八尺之表周围的任何物体上。周公认为此地为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出现“中国”这一名称。中国二字既有“京都、京师”之意,又指古时华夏族、汉族聚居的区域。最初,“中国”仅指的是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随着华夏族和汉族的活动范围扩大,其他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区也被称为中国。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指代国家的全部领土,首次在外交文献中出现的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简称中国,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以“中国”作为国名的简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