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露

水产调味品之一
鱼露(fish sauce),又称鱼酱油、水产酱油、[](jì)油、胰油、鱼汤、虾卤油、虾油[nián]汁(京族)等,其味咸而鲜、色泽棕红透亮、风味独特。它主要产于中国沿海地区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尤以福州市所产的鱼露最为有名。除了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也生产和食用鱼露。[2][3][4][5]
鱼露以新鲜海鱼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经发酵加工而成。其酿造工艺有传统发酵法、保温发酵法、外加酶发酵法和外加曲发酵法等。鱼露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超过18种氨基酸、有机酸微量元素等,还富含牛磺酸这一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机体渗透压以及缓解疲劳等多种功能的物质。但采用传统发酵法酿造的鱼露含盐量较高,可达20%以上,并且可能产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生物毒素和重金属,例如尸胺腐胺组胺,以及[shēn]、铅和镉等。[1][3][6]
关于中国鱼露的起源,在一些文章和书籍中,把其酿造历史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商周时期的鱼[hǎi][a]。但学者洪光住[b]在其著作《中国食品科技史》中考证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文献中记载的鱼醢或鱼酱的制作工艺,认为中国古代的鱼醢或鱼酱是一种酱食品,而鱼露是一种液体调味品,中国的鱼露酿造工艺,可能取经于东南亚。[4][6][7][8]

历史渊源

“鱼露”,亦称“鱼酱油”,是现代汉语词汇。在中国清朝以前的古籍中,未出现“鱼酱油”的名称或制作工艺。直到近现代,才在《辞海》中见到有关鱼酱油或鱼露的叙述:“鱼酱油,液体调味品之一。分为两类:一类叫‘鱼露’或‘鱼奇(qí)油’,为自然发酵制品,以小杂鱼及鱼类废弃物为原料,用盐或盐水腌渍,经长时间自然发酵分解后,取汁液滤清而成;另一类为加酸水解制成,也叫‘化学鱼酱油’。”[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