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
河池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级市,[4]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河池市东连柳州,南界南宁,西接百色市,北邻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市境东西长228千米,南北宽260千米,总面积3.35万平方千米。[2]截至2022年末,河池市户籍总人口432.72万人,常住人口340.96万人。[5]
河池市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3][19]同时溶岩广布,喀斯特地貌显著。[20][21]河池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而炎热,冬短而暖和。[3]河池市历史悠久,但隶属多更迭,先秦时期属百越部落的南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属桂林郡;至宋朝初年设置河池县,延用“河池”之名至今。[22][23]截至2022年末,河池市辖2个区、4个县、5个自治县,[4]市人民政府驻地河池市宜州区中山大道6号。[12]
河池市人文厚重,是中国的革命老区,也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祥地、百色起义的策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有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革命文物保护单位。[9][24]河池市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荟萃之地,壮族铜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数代;[8]五色糯米饭等地方特色美食蕴含桂西风味;壮族三月三等民族节庆绵延至今。[25]河池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长寿之乡、刘三姐歌谣文化、丝绸文化三个世界级旅游IP,[26]建成巴马盘阳河刘三姐故里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还有迤逦的自然风光,建成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0]
河池市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有生猪养殖、蚕茧产业、[27]有色金属、丝绸产业、[28][29]文旅、电子商务和批发零售等。[30][5]其中,生猪养殖、蚕茧产业为河池市一产的主要经济拉动力;[31]有色金属、丝绸产业为第二产业的龙头产业,均已基本形成全产业链;[28][29]文旅、批发零售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也是河池市经济的拉动型产业。[30][5]2022年,河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5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值为22.9:19.7:4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2.5%、39.3%和28.2%。[5]

名称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