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

中国古代打击乐器之一
壮族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打击式乐器中的一种,集重器、神器、乐器、礼器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创始期约在春秋时代,最初的形态来源于炊具铜釜。当代壮族铜鼓习俗的分布以红水河流域为核心,集中分布在广西河池市东兰天峨县南丹县巴马县凤山县大化县和广西百色市田林县隆林县西林县等壮族聚居地区。[1]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生活在中国珠江流域[]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四川都,向东传入贵州广西广东,向南传入越南北部,向西传入缅甸泰国,铜鼓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但仍有一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为绵延千古的铜鼓文化留下了“活化石”。贵州南部和广西西北部接壤的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属苗瑶语族的苗族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彝族铜鼓在失去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回到民众中,仍在民间使用,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存。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都使用铜鼓,铜鼓成为这些民族现存文化传统的活见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独特创造力。[2]

外形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
壮族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