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

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
1
2
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184年)黄巾军起义,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篡汉的36年间。[1]
东汉末年是军阀割据,彼此混战时期,社会经济被严重破坏,文化衰落。这段时间,社会黑暗、战乱不断、疾疫流行,人口耗减严重。[2][3]

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农业生产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直接导致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
由于中央政府政治黑暗,十常侍横行朝野,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象的苦果,加上天灾与瘟疫的双重打击,他们于是纷纷起来造反,发动大规模的叛乱,最著名者是黄巾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