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十才子

唐代宗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
“大历十才子”是唐代宗时期由十位诗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这十位诗人分别是: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崔峒苗发耿湋夏侯审[1][2]
大历十才子”常被人们称为台阁诗人或是京城诗人,与江南地方官诗人、方外诗人并列成为大历诗坛的三个诗人群体之一。但他们不算完全的台阁诗人,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经历是十分波折的,只是在大历初的那几年,才能够有机会出现在长安一些权贵的筵席上,在筵席上赋诗、唱和,去博得才名。十才子“以能诗出入贵游之门”,都是与大历时期的权臣元载王缙关系密切,趋奉其门下,以诗才沽名争价,并由此闻名于当时的诗坛。在这之后,他们或是被贬或是入幕府、或是辗转其他地方。[3][4]
十才子的诗歌内容大多以酬赠送别,感怀身世为主,他们的诗弱化了现实,突出了现实之中的离伤。其酬赠饯送的诗作大多技巧形式高于立意。[3]以十才子为代表的大历诗风的出现,也标志着唐朝由盛唐到中唐的转变,大历十才子的特点和在唐诗发展史上的影响可用明代胡应麟所说的“神情未远,气骨顿衰”这几个字代表。[4][2]但十才子也有一些抒发真情实感、描写现实的诗词,这部分诗词既有对普通百姓遭受苦难的同情,也包含对权贵们生活奢靡,而民间饿[piǎo]遍地的社会现实的批判。[3][2]

出处介绍

最早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