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

清代著名文学家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1],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一号存斋,因隐居于江宁(今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仓山叟等。钱塘(今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2]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思想家、美食家。[3]
袁枚少有才名,早登科场,乾隆四年(1739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乾隆七年(1742年),袁枚因满文考试不及格,外发江南,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颇有政绩[2]。中年无意仕途,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辞官[1],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麓随园[2],吟咏之余,遍交海内,广纳弟子,晚年成为乾嘉文坛首屈一指的领袖人物。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因病辞世,终年82岁[1]
袁枚性格放达,能文工诗,为“乾隆三大家”(或乾嘉三大家,余二人为赵翼蒋士铨)之首,与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4]。创作上主张“性灵说”,讲求独抒胸臆,辞贵自然[1]。具有鲜明的启蒙思想,批判理学,广招女弟子,倡导女子学文作诗,发掘创作才能[3]。一生著作颇丰,有《随园诗话》《子不语》《续诗品》《随园食单》等十数种[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