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吕之乱

西汉刘姓宗室对外戚吕氏发动的宫廷政变
诸吕之乱是于西汉初期发生的刘姓宗室及其支持者以吕氏作乱为借口发动的剿灭吕氏的宫廷政变。[1]其实质是吕后去世后,功臣集团和刘氏宗族企图重新分配中央政权而发动的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懦弱无能的吕氏子弟成为政变的牺牲品。[2]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刘盈即皇帝位,是为惠帝。由于惠帝性格仁弱,国家大权实际操持于吕太后之手。这时的政治格局本质上仍是刘氏与功臣列侯的联合政权,吕太后同高祖一样在褒奖功臣的同时,又对这些开国勋臣深怀戒惧。[3]刘盈去世,吕太后为保吕氏权势,直接封吕氏外戚为王侯、并执掌军政大权,控制政权中枢。[4]并且吕氏刘氏宗室子弟采取了既打击又拉拢的策略,裁损其权力,胁迫其屈从,吕氏与刘姓宗室、功臣列侯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5]
吕后去世后,齐王刘襄立即发兵“西攻吕国济南”,与诸侯联合“以待吕氏变,共诛之”;陈平周勃等朝中大臣见东方诸侯已举兵西进,也立即行动起来,向吕氏夺权。吕禄、吕产交出兵权,吕氏却被功臣和宗室集团联合彻底剿灭,自此“诸吕之乱”结束。[6]相传元宵节的来历便是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汉文帝把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庆祝。[7]
“诸吕之乱”虽然不是由诸吕发动的,但它却是外戚政治的产物,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的世袭制宗法封建社会中出现的新的政治现象,它标志着皇帝的外家开始凭借着皇帝的姻亲关系而登上政治舞台,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此母后临朝、外戚干政便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突出的政治现象。[8]

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