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中国唐代边塞诗人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742年),字季[líng](一作季凌,一作季陵)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唐代诗人,他与高适、岑参、王昌龄并称四大边塞诗人。[1]
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王之涣出生于洛阳的一个仕宦之家,弱冠能文,慷慨倜傥。早年仕途不顺,直到年近三十,王之涣才以门子身份调补冀州衡水主簿的职位,在此期间娶衡水县令李涤之女为妻。在冀州任上,王之涣创作了 《宴词》《送别》等诗。开元十四年(726年),他因在任上受人诽谤而辞去官职,携妻子归乡赋闲15年。在此期间他游历四方,写下《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诗。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再次入仕,补任文安郡文安县尉,在文安县留下了“智审黄狗”的轶事传说。最终,王之涣在文安郡文安县尉任上,染病不起,病逝于官舍,终年55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2]
王之涣擅长边塞题材,诗作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尤擅绝句,被称“盛唐无出其右”。[1]其诗意境壮阔雄浑,音韵流畅铿锵,情思高远深[suì],富有启示性,反映出盛唐诗人开朗的胸襟。王之涣创作的诗在当时被编成唱词、脍炙人口,甚至留下了“旗亭画壁”的传说。他仅凭借传世的六首诗,赢得了享誉千年的诗坛地位。[3]其中《凉州词》和《登鹳雀楼》被誉为七绝五绝的压卷之作,《凉州词》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