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亳

洛阳在商代的旧称
西[](bó),是洛阳在商代的旧称,又作亳,其位置在豫州的河、洛之间,今河南偃师城西二十里处,西距汉魏洛阳城约10公里,西南6公里便是二里头遗址。商代于帝乙帝辛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存在着一座商王居住的城邑,称为“洛”或者“洛师”,位于洛阳,或为商代的西亳城。
西亳为五帝时期帝喾的都城,商朝的立国之都。在推翻夏后氏的统治之后,成汤在夏都斟鄩附近另建新都,称西亳。商代中期,商王盘庚迁殷前曾“从先王居”定都西亳。
公元前16世纪,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其在位13年,孔子将他与夏禹周文王同赞为“三代之英”。
商汤,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朝代——商朝的开国之君。灭夏之后,为实现对中原各部落的有效控制,商汤随即迁都西亳(今偃师)。[1]
《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上》:偃师,尸乡,殷汤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