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K抑制剂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
BTK(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目前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的有效靶点之一,可以通过阻断BTK信号通路抑制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阻碍B细胞恶性肿瘤的迁移、增殖和存活。[5]Btk抑制剂选择性强,毒副作用低。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病症、异种免疫性疾病或病症、癌症包括淋巴瘤以及炎性疾病的用途或病症。目前已经上市的BTK抑制剂主要包括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泽布替尼、替拉鲁替尼、伊布替尼等。[2][3]

医学用途

BTK抑制剂先后获批应用于各种B细胞肿瘤,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套细胞淋巴瘤(MC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也可用于边缘区淋巴瘤(MZL)和滤泡性淋巴瘤(FL)。[3]

药理机制

第1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半衰期为4~6h,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黏附、侵袭和迁移及促进其凋亡能达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但伊布替尼对BTK的占有不完全,且存在脱靶效应,在临床应用中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基于第1代 BTK抑制剂的局限性,目前已有多个新一代BTK抑制剂获批上市。通过优化结构,新的BTK抑制剂在靶点占有率和选择性方面均进一步改善。有研究分析了4种BTK抑制剂对370种激酶特异性抑制效果,结果显示泽布替尼和奥布替尼对 BTK 的特异性抑制效果类似,均优于伊布替尼及阿卡替尼;BTK 半抑制浓度(IC50):泽布替尼(0.5±0.0)nmol/L、伊布替尼(1.5±0.2)nmol/L、阿卡替尼(5.1±1.0)nmol/L、奥布替尼(15.0±5.5)nmol/L,泽布替尼的IC50最低,临床常用剂量下24h内的血药浓度可持续高于 IC50,保证了24h对BTK的有效抑制。同时,在外周血和淋巴结中,泽布替尼均可在临床剂量下实现24h持续抑制BTK作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