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数

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的部分
余数(英文:remainder)[1],是数学中的用语。在整数除法运算中,如果要让商是整数,这样的除法不是总能除尽的。如果商数与除数相乘之后不会大于被除数,那么被除数与这个乘积之差叫做余数。余数有几个常见的基本性质,如余数等于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之积;余数是小于除数的整数等。[9][10]
余数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所著的《几何原本》中就已经有了辗转相除法的陈述。[2]中国的《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书中把最大公因数称为“等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要“以少减多,更相减损”,这种方法与欧几里得的辗转相除法是相同的。[3]随着对数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在余数的基础上产生了同余的概念,即多个整数被一个自然数除所得的余数相同。同余概念丰富了余数在数学上的研究内容。[11]与余数相关的定理也随之产生,如带余除法定理、孙子定理费马小定理、欧拉定理等。[8][12]这些定理应用于整除问题的解决中,如带余除法可以求解最大公因数。[13]
余数及其相关定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如计算机、工程学、密码学等领域。在计算机领域,进制数的转换依赖于余数的计算;在工程学领域,复合伪码测距是基于单一伪码测距原理和中国的“孙子定理”的深空测距技术之一。[5][6][7]

定义

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