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

中国茶叶著名品种
大红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丛珍品,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有“茶中状元”之称,堪称国宝,产于福建崇安东南部的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大红袍茶冲至9次,仍能保留原茶的岩骨花香,而其它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闻海内外。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1]。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相传这也就是此茶得名大红袍的原因。[2]
大红袍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含量高,具有抗癌、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滋味醇厚,有着特殊的“岩韵[3]。品饮时要啜吸,即把杯子放在嘴边,和着一些空气吸进口腔,让空气带动茶汤在口腔翻滚,这样能更好地感受“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的意境。[2]

历史发展

名称由来

相传古时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因饱受风寒生命垂危,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秀才喝。秀才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拜别方丈时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