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口胡同

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的历史胡同
菜市口胡同,北京胡同名,位于宣武区中部,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西街,因临菜市口而得名。

历史

胡同东侧有四条不通行的小巷,巷内门牌分别为:4—6号、24—32号、66—74号、84号。菜市口胡同建成于明代,当时有制绳为业的工匠居此故称绳匠胡同,并沿用至清代,清《乾隆图》称神仙胡同。清晚期逐渐讹称丞相胡同。明清时期也确曾住过几位丞相,如明朝许维祯清朝陈元龙李鸿藻等。民国以后,正式定名为丞相胡同,1949年后仍沿用此称。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因北口为菜市口,故改称菜市口胡同,并沿用至今。菜市口明清两代曾住过多位名人,胡同内35、37号,明时为休宁会馆,巷内16号为左宗棠故居。据《曾文正年谱》载,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八月,曾国藩移寓绳匠胡同北路东。此外,清朝著名文人徐乾学毕沅洪亮吉等也在此巷居住。李大钊曾辟《马克思研究》专栏的《晨报》编辑部亦设在此。27号为伏魔寺,又称关帝庙,其修建年代无考,现为民居,胡同北口东侧是菜市口电影院。1998年8月,在宣武区政府的推动下,拆除危旧房,拓宽马路,称此路为“南下路”,1999年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献礼工程,南通二环路,该路拓宽后为70米宽,上下四车道,定名为菜市口南大街
辽时为城外。金代是光泰门街南口外。明时形成胡同称绳匠胡同,为制绳业工匠居此。
菜市口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