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

隋代陆法言所著韵书
《切韵》,中国重要韵书,隋陆法言撰,成书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原书已经失传,20世纪初以来陆续发现了唐五代时该书增补本的很多写本和刻本,多是一些残卷和残页。《切韵》是以当时洛阳音为基础,又兼顾古音及其他方音汇合而成的综合性语音系统,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切韵》的体例也成为后代韵书的范本。[1][2][3]
《切韵》全书5卷,共收1.15万字,分193韵。分韵的标准除了韵母本身的差别以外,还考虑到声调因素,同一个韵母,声调不同也分成不同的韵。193韵的分配是平声54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现存的《切韵》完整增订本只有两个,一个是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个是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有《敦煌唐写本切韵》残卷三种,是所存最古的、与陆法言编撰《切韵》最相近的版本。《切韵》是一部能把自己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完整地流传至今的最早韵书[1][3]

内容简介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在隋文帝开皇(公元581—600年)年间,陆法言的父亲陆爽在朝廷作官时,由陆法言执笔把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这八个当时的著名学者到陆法言家聚会时讨论商定的审音原则记下来,於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编写完成的。
《切韵》原书久佚,近世也陆续有该书的残本出土,得以与《广韵》相印证。全书以韵目为纲,共分193韵;韵又按声(参见四声)归入平、上、去、入四部分。同韵的字又以声类等呼排序。于是同音字全被归在一起。每一音前标以圆圈(称为韵纽),头一字下以反切注音。每字均有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