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乐寺

河北承德市的寺庙
普乐寺俗称“圆亭子”,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武烈河东岸,面临武烈河,背倚锤峰,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寺门西向,由于当时西北各民族与清朝政府关系日益密切,生活在巴尔喀什四周的哈萨克族和生活在葱岭以北的布鲁特族,不断派代表进京朝觐,因此建寺,[1]乾隆帝御题“普乐寺”,取“普天同乐”之意,[2]普乐寺院面对避暑山庄,呈众星拱月态势 ,象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
普乐寺占地2.4万平方米,坐东朝西,中轴线直对避暑山庄,分前后两部分,西部为前半部,“伽蓝七堂”汉式布局,东部为后半部,是典型的藏式闍城(曼陀罗)。[2]普乐寺建筑为汉藏结合式,西部依照汉族寺庙样式由山门、天王殿、钟鼓楼、配殿、正殿组成,东部为藏式城建筑,主体建筑旭光阁,重檐圆顶,阁内顶部置圆形藻井,龙凤图案,龙凤藻井中心雕金龙戏珠。[3]
1961年3月4日,普乐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994年12月,普乐寺作为“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5]

简介

河北承德普乐寺风光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