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

每年全世界穆斯林最大规模的聚会
朝觐,阿拉伯语Hajj的意译,音译“哈吉”,旧译“朝功”,中国穆斯林称“朝天房”“朝克尔白”,称朝觐者为“哈吉”,是穆斯林朝觐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克尔白”(意即天房)的一系列宗教礼仪活动的总称,伊斯兰教五项天命功课之一(即信、礼、斋、课、朝)。[1][3]
公元628年,穆罕默德规定,到麦加朝觐是穆斯林的天命;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率领10万穆斯林去麦加朝觐,他在朝觐中所采取的宗教仪式相传至今。[2]朝觐仪式主要包括受戒、巡礼克尔白天房、进驻阿拉法特山举行隆重仪式、宰牲以及辞行等内容。[4][5][6][7][8]在受戒阶段,朝觐者沐浴极为重要。[4]巡礼麦加清真寺的克尔白天房,从天房玄石开始,朝觐者围着天房慢慢游转七周,而后在萨法山与麦尔卧山之间疾行七趟,最后拜[]“易卜拉欣立足石”并饮“渗渗泉”水。[5]接下来,朝觐者在阿拉法特山安营集会,面朝克尔白天房方向站立祈祷,这项活动是整个朝觐活动中最隆重、最主要的仪式。[6]而后,朝觐者在米那山附近宰牲献祭,再作投石驱鬼的动作,行射石礼。[7]朝觐者完成各项朝觐仪式活动后,便可剪发剃头,再次到克尔白天房进行辞别巡礼。从此,他们便终生享有“哈吉”的称号。[8]
朝觐是穆斯林的重要仪式,中国政府很重视朝觐仪式的保护,先后出资维修了新疆、陕西宁夏甘肃等地数以百计的清真寺,并开辟“中国朝觐者包机”等各种措施为朝觐者提供服务。[9][10]

历史沿革

公元570年,穆罕默德诞生在麦加。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开始创传伊斯兰教,他以“安拉的使者”和“最后一位先知”的名义,号召人们信仰安拉是惟一的神祇,反对多神崇拜。公元628年,穆罕默德规定,到麦加朝觐是穆斯林的天命。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率领10万穆斯林去麦加朝觐,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正式朝觐。他在朝觐中所采取的宗教仪式便成为全世界各地穆斯林每年到麦加朝觐的正式仪式。这套仪式世代相传,延续至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