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

明末清初将领
孔有德(?—1652年),字瑞图,辽东盖州卫(今辽宁省盖县)人,原籍山东,明末清初军事人物。[1]
孔有德早年家境贫寒做过矿徒,[2]明天启元年(1621年),孔有德与同乡耿仲明投奔明总兵毛文龙,随毛参与镇江大捷一战。孔有德因骁勇善战被毛文龙收为养孙,并赐名“毛永诗”。毛文龙被杀后,孔有德与耿仲明逃往山东登州投奔山东右参议孙元化,被任命为登州参将。崇祯四年(1631年),孔有德奉孙元化之命前往大凌河(今辽宁锦县)救援祖大寿中,率兵发动“吴桥兵变”。“吴桥兵变”后,孔有德率军攻下登州,后明廷调兵围攻,孔有德见登州不保,于崇祯六年(1633年)四月,率军队和家眷转投后金,得到皇太极的亲自接见。孔有德投降让后金得到了急需的先进武器鸟铳、火炮等,弥补了后金的短板,使明朝和后金的实力此消彼长。在日后后金对明朝的作战中,孔有德为皇太极屡立功劳。[3][4][2][5]顺治元年(1644年),孔有德参与清军与李自成山海关内的大战,李自成被打败。[6]
顺治三年(1646年),孔有德被授予平南大将军,进攻南明政权,后受封定南王,率军进攻广西,于顺治七年(1650年)攻克桂林,改桂林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并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攻占广西全境。顺治九年(1652年),在于南明将军李定国的作战中战败,遭南明军围困桂林,最终自刎而死。清政府追谥“武壮”。[4][2][5]
皇太极认为他为国家付出了辛勤努力,在各种任务中,他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招抚山民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国家有着裨益。[7]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