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罗湾海战

于1633年10月22日发生在料罗湾的海战
料罗湾海战又称崇祯明荷海战、金门海战、明朝荷兰料罗湾大海战,[1]发生于1633年10月22日,是明朝水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舰队在福建金门附近的料罗湾爆发的一场海战,[2]这是明朝对荷兰殖民者的一次自卫反击战争,首开东方国家在海战中击败西方殖民国家的先例。[3]这也是中国古代规模较大的海战之一,明朝灭亡前与西方进行的最后一场海战。[4]
1633年10月20日,荷兰人及其海盗盟友的战舰向北驶向料罗湾,而郑芝龙[a]和明朝水师则停泊在围头湾。两日后,明、郑水师向西南方向驶近料罗湾,他们兵分两路,当第一路驶近岸边后,派出几艘快船,向荷兰战舰高速驶近,并用铁钩钩着荷兰战舰的尾端,然后点火焚船。火乘风势,迅速蔓延至荷兰战舰,明、郑水师的士兵立刻登上荷兰战舰的夹板,与荷兰人进行白刃战。最后,明、郑水师取得了海战的胜利,俘获约100名荷兰俘虏,但水师也死伤惨重,共有86人战死,132人受伤。[2]
这次海战之后,郑芝龙掌控了贸易网络,最终夺取了东亚制海权,而郑芝龙违禁开辟的对日贸易,从此有了福建沿海地区这一稳定的货源地和转运中心。料罗湾一战,荷兰殖民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元气大伤的荷兰舰队无力、亦不敢再进犯中国沿海地区。[3]

背景

国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