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刃战

近距离发生以格斗为主的作战
白刃战是指不用火器远距离对射,在近距离发生的以格斗为主要形式的作战,样式上有徒手肉搏、拼刺刀,使用匕首、大刀、工兵铲等对砍等等,是极为残酷战斗。
一般来说双方的伤亡率基本是1:1,这就不仅要求士兵有很好的刺杀技术,而且要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即稳定的心理素质。

历史

中国解放军的刺杀术是经过血浴洗涤出来的,在抗日战争宋哲元大刀队擅长近战搏击以冷制热使鬼子闻之丧胆,八路军新四军又把大刀做为编制装备。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陆军擅长白刃战,单兵训练中以刺杀训练为重。日军刺杀训练严格、技术精湛,而且士兵配有帆布防护带来防护腹部。而在中国战场,日军的新兵都尽可能进行丧尽天良的对活人的刺杀训练以练胆。这使得他们的新兵在白刃战中占有一定优势。八路军开始的刺杀技术不敌日军,一方面体能不如对方,另一方面中国军队的刺杀技术主要源于北洋军,在动作上不如日本刺杀简单有效。而且汉阳造三八式相比,汉阳造枪身短,刺刀短,刺刀品质也不如对方。八路军刺杀技术是在学习日本刺杀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乃至后来成为解放军陆战必训并成为该领域的强项。
由于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各国相继都淡化对拼刺的训练。《中国人民解放军刺刀拼杀技》一书,对刺刀拼杀有详细的分解,刺法不是简单的技法训练,它[róu]合对战时地理环境等诸多的考虑,在技术上不光重视刺刀和枪托的杀伤力,还注重腿法的使用;在战术上不但使用了”快”“稳”“狠”还注重“骗”“闪”“防”“诈”;在战略上更是强调利用周边环境避实就虚最大限度的提高生存能力。可以说,这简单的拼杀法在训练中使人不自觉地就提高了一种精神威慑力和一种无畏的气概。通过这样的训练即使手中无刀也可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