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纸

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
镇纸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品,[1]指的是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或书籍的器具[2],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因故也称作镇尺、压尺。[1]
最初的镇纸是不固定形状的。[3]是由古代文人在案头上时常把玩的小型青铜器、玉器发展而来,一般以铜、玉、水晶玻璃、陶瓷等制作,形制较小,多取动物造型。[2]
镇纸在书房存在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其形状奇巧,工艺精湛,堪称文房“第五宝”。[4]

历史

镇纸源于镇。魏晋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坐卧有席,为了防止起身或落座时折卷席角,用镇压四角,所以镇多四枚一组。[5]镇纸正式进入书房不晚于南北朝时,《南史·垣荣祖传》:帝(齐高帝萧道成427-482)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1500多年。宋元及以前的镇纸甚少有传世品,幸好书籍文献中多有论及。[6]